環境信用評價,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近年來,福建率先建立全省企業環境信用動態評價系統,不斷提升企業綠色發展的主動性。
改革創新不止步。2025年新春伊始,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福建省發改委、人行福建省分行、福建金融監管局聯合印發《福建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進一步健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管理體系,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破枷鎖、引活水、促革新”,激發綠色發展內生動力。
以“信”代“罰”
破除企業信貸枷鎖
為“知錯就改”的企業松綁,解決受罰企業“貸不了”。以往,受到生態環境行政處罰的企業,會被商業銀行因環境風險從嚴管控信貸,導致“因罰停貸”。《實施方案》率先規定“在銀行放貸管理中以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替代行政處罰,作為識別環境風險的重要依據,評價結果直接嵌入授信審核流程”。
“由因罰停貸向以信促貸轉變,既幫助銀行科學識別企業環境風險,也為改正的企業解除信貸枷鎖?!备=ㄊ∩鷳B環境保護綜合執法總隊流域支隊長黃焱彩介紹說。據統計,此舉每年可以釋放近百億元企業貸款。
同時,將環境違法類指標修復周期從一年縮短至三個月,環境管理類指標即改即修、信用修復線上辦,助企業及時“糾錯復活”,增強市場競爭力。
應約評價
助小微企業引“活水”
當前,全國普遍只對部分重點管理單位實施環境信用強制評價。在我省排污許可管理企業中,重點管理單位僅占約3%,大量企業未參與環境信用評價,也就無從享受環境信用帶來的金融紅利。
助力小微企業“容易貸”,我省在全國首創環境信用“應約評價”機制,將強制評價范圍外的企業納入評價范圍。金融機構在企業信貸審核中,可向企業屬地生態環境部門發起應約評價申請,經企業授權同意后,可由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實施應約評價。
據統計,納入應約評價范圍的企業有近11萬家,多為小微企業?!按伺e將幫助我省小微企業向銀行展示環境信用,助力小微企業獲得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黃焱彩表示。
優化指標
激發革新內生動力
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我省信用不良企業僅占1%,信用良好、誠信企業達到97%。由于相同等級的企業過于集中,銀行無法設計差異化金融產品,企業也由此缺乏進一步做好做優的動力。為此,我省對信用等級、指標設置進行優化。評價結果細分為“優秀”“優良”“較好”“一般”“較差”五個等級,以正向激勵為主要手段,激發企業自我革新的內驅力,讓企業知道應該“做什么”“怎么做”。
金融機構將根據評價結果,實施差異化貸款利率和授信額度——對評價等級“一般”的企業正常放貸;對評價等級“較好”以上的企業降低貸款利率、增加授信額度。
“引導金融機構根據評價結果,實施差異化貸款利率和授信額度,幫助守信企業‘貸更多’?!备=ㄊ°y行業協會綠色金融服務專業委員會主任郭秋君表示,我省還將探索開發“1+N”環境信用定制化金融產品,不斷豐富拓展金融市場產品,讓守信企業獲得實實在在的金融支持。
此外,《實施方案》擴大評價范圍,不僅限于排污企業,把涉及固定污染源運維服務、監測檢測服務等第三方生態環境服務企業也納入評價;并設置兩套不同評價指標,指標分值更科學公平。
目前已有1358家銀行網點入駐環境信用評價信息系統,不僅可實現評價發起“一鍵點”,評價材料“一次傳”,評價進展“實時看”,評價結果“網上見”;也方便企業一站式了解綠色金融產品和政策,對照要求獲取金融支持。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