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翔安生態環境局近日幫助轄區內某佛具加工企業進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轉型,通過預約上門服務,幫助企業快速消除了環保準入和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疑問。
接受預約赴現場查看
這家佛具加工企業由于近三年效益連續下滑,萌生了轉型建筑垃圾回收業務的念頭,然而轉型就得重新報批建設項目,新項目的環評準入、污染防治等問題讓企業負責人蔡先生犯了難。
“我準備建設兩條破碎線,破碎過程中肯定會產生噪聲、灰塵,但這個地點距離居民區不遠,我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來防治噪聲、灰塵對周邊居民的影響?會不會因為噪聲、灰塵投訴被罰款?我對這些心里完全沒底,所以想請你們到現場給我指導幫助。”蔡先生在預約電話中說。
“我們接到預約申請后,立即安排由環評業務骨干、執法骨干、法律顧問組成的助企專班趕赴現場,開展服務指導。”廈門市翔安生態環境局局長王劍波介紹。
助企專班一邊聽取蔡先生的介紹,一邊在現場查看建設項目平面布局、周邊敏感目標等情況。環評業務骨干沈忠誠打開智能地圖管理系統,進一步確認項目地理位置、用地范圍及邊界,初步判定其符合準入要求及“三線一單”管控要求。
帶方案上門熱情幫扶
“經現場查看,初步判定可以在這一地塊上從事建筑廢棄物資源回收利用。鑒于您選定的廠址距居民區最近的地方約200米,建議破碎線安裝在遠離居民區的一側,并進一步做好減震降噪措施;廠房四周分層安裝噴淋降塵設施;合理安排生產作業時間,減少午間、夜間時段生產作業,還要加強對員工、貨車駕駛員的教育引導,落實好噪聲、粉塵防治措施。”執法骨干石斌向蔡先生介紹。
助企專班還向蔡先生介紹了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并提醒其加強日常管理,避免因“未批先建”“未驗先投”而受到行政處罰。
如今,蔡先生的轉型項目正在抓緊建設。“原本想著要跑斷腿問政策,沒想到你們帶著方案上門熱情幫扶,讓我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轉型項目既合規又省心。”蔡先生說。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